头版头条
2020上海科技节即将来袭,7天1800余场活动
8月19日,上海科技节组委会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2020年上海科技节组织筹备情况。科技节将于8月23日至8月29日举办,主题为“科技战疫 创新未来”,旨在全面展示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技战疫成效,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同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开放优质科技资源,营造科学文化氛围。(上海市政府)
《2020年度金砖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合研究项目》通知发布
近日,上海市科委发布《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金砖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合研究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相关项目可以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申报。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网上填报申报书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21日16:00。(上海市科委)
企业信息
科济生物CAR-T疗法获批针对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8月2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最新公示,科济生物的CT041自体CAR T细胞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一项临床默示许可,适应症为Claudin18.2阳性实体瘤。这是该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是中国首个针对CLDN18.2靶点的CAR-T细胞,也是科济第二个治疗实体瘤的CAR-T细胞药物。以往研究表明,CLDN18.2有可能成为胃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靶标。(科济生物)
君实生物与英派药业将成立合资公司
8月20日,君实生物与英派药业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PARP抑制剂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Senaparib是英派药业自主研发的PARP抑制剂,已在中国和澳洲分别进行了临床I期研究,覆盖晚期卵巢癌、晚期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双方合作将专长互补,共同加速对Senaparib的开发并探索更多的临床适应症,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君实生物)
中医新发明扁弧刃针获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
近日,一种可治愈顽固性颈肩痛等疾病的中医新发明——扁弧刃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正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扁弧刃针的前端是一个小扁刃,刃口呈圆弧形,长约5厘米、直径不到0.5毫米,具有一定柔软度;治疗时用1根针,每个治疗点从进针到出针,不过1秒钟。发明人介绍,它不仅可治疗各种骨关节肌肉疼痛,神经痛等常见病,还可治疗无菌性缺血性骨坏死,失眠,过敏性鼻炎等疑难杂症。(中国新闻网)
三生制药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近日,三生制药旗下子公司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药品补充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此前屈肝素钙注射液在临床生物等效性试验中,与原研药相比等效性良好且药物安全性无明显差异。本次深圳赛保尔获批的那屈肝素钙注射液产品将有望为广大血栓性疾病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三生制药)
赋源生物完成A轮1.5亿美元融资
近日,赋源生物完成A轮总融资金额1.5亿美元,此次融资联合了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领先的风投基金,投资方包括斯道资本、F-Prime Capital、礼来亚洲基金,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和ARCH VENTURE。赋源生物研发中心作为张江科学城重点项目,也正式在张江启用,中心将建立一套完整的基因与细胞治疗的研发平台,可容纳200多位科学家进行项目研究。(赋源生物)
药明康德成都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8月18日,药明康德宣布成都研发中心落成并正式投入运营。该研发中心将充分发挥药明康德一体化新药研发赋能平台的独特优势,并借助成都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西部丰富的人才资源,为全球客户提供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前研发的端到端、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加速新药研发进程,造福全球病患。它将成为药明康德上海研发总部以外,又一个覆盖化学及生物学的新药发现整体研发平台。(药明康德)
和铂医药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8月18日,和铂医药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BofA Securities和中信证券。根据招股书,和铂医药是根据上市规则第18A章申请于联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募集资金将部分用于FcRn抑制剂、TNF-α抑制剂和抗CTLA-4抗体三款支柱产品的临床开发。目前,和铂医药已建立丰富的在研管线,其中已有六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和铂医药)
迪哲医药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近日,创新药开发新锐企业迪哲医药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红杉资本、三一创新及无锡市区两级政府基金参与。迪哲医药是由国投创新与全球性药企阿斯利康于2017年10月联手合作,在阿斯利康亚洲及新兴市场创新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合资公司。公司致力于小分子创新药物探索、研发以及商业化。(迪哲医药)
亚盛医药2020上半年业绩公布
8月18日,亚盛医药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期内,亚盛医药在临床开发、对外合作、专利布局等方面均获得较大进展,并于今年6月递交其首个新药上市申请,迎来重大里程碑。
公司2020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为人民币2.5亿元,已构建包括八个处于临床阶段的小分子候选药物在内的丰富在研产品线,在中国、美国及中澳大利亚有超过40项I期或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亚盛医药)
勃林格殷格翰加大马力开发新冠急需药物
8月18日,在欧洲创新药物倡议公私合作联盟的支持下,欧洲新冠加速研发计划宣布正式启动。作为CARE联盟的成员之一,勃林格殷格翰将负责领导联盟中专注于病毒中和抗体开发的工作小组。此外,公司将从自身现有的抗艾滋病病毒和抗丙型肝炎病毒产品中筛选出抗病毒分子药物,同时对自有分子库进行完整筛选,挑选出小分子候选药物。(勃林格殷格翰)
拜耳与华领医药宣布在糖尿病领域建立战略合作
8月17日,拜耳宣布与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公司华领医药建立战略合作,就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dorzagliatin在中国达成商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条款,华领医药作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将负责临床开发,注册,产品供应以及分销工作;拜耳作为推广服务提供方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推广以及医学教育活动。此次合作将发挥拜耳在中国糖尿病管理领域的领先优势以及华领医药的创新能力,为中国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案选择。(华领医药)
瑞派替尼一项1期研究结果发布
8月17日,再鼎医药合作伙伴Deciphera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临床肿瘤学杂志》发布了激酶开关控制抑制剂瑞派替尼1期临床研究的结果,用于治疗二线至四线的胃肠道间质瘤。研究结果与2019 AACR-NCI-EORTC国际分子靶向和癌症治疗学会议上发表的结果一致,并可以支持正在进行的针对二线GIST患者的三期临床研究INTRIGUE研究。(再鼎医药)
天境生物TJM2的中国1b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8月17日,天境生物宣布,TJM2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中国1b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TJM2是天境生物自主研发的一种抗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中和抗体。此次1b期试验是一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预计有 63 名患者参与并进行单次给药或多次给药治疗,最长可达8周。该研究旨在评估TJM2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免疫原性。(天境生物)
首个国产曲妥珠单抗汉曲优获批上市
8月14日,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开发和生产的曲妥珠单抗汉曲优正式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7月27日,该药已获欧盟委员会批准上市登陆欧洲市场,由此成为首个中欧双批的国产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通用名为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获得了原研在中国已获批准的所有适应症,分别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及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复宏汉霖)
政策快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发布
8月18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该方案组织专家总结了前期新冠肺炎诊疗经验,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诊疗指南,旨在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一步完善,增加“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等内容。(国家卫健委)
《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申报指南》发布
8月1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上将开通网上申报系统,申报时间为2020 年8月21日9:00至8月30日17:00,纸质申报材料需于2020 年8月30日前邮寄或快递至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国家医疗保障局)
《关于规范药品零售企业配备使用执业药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
8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药品零售企业配备使用执业药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技术人员配备要求,持续推动执业药师配备使用,积极发挥执业药师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文件延长了配备执业药师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各市县负责药品监管的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药学技术人员的管理,落实“四个最严”监管要求。(国家药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