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周报2020.12.31

头版头条

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12月29日,科技部公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从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共同推进开放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文件在“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明确,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规划》对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战略定位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原始创新动力源、融合创新示范区、开放创新引领区。(上海市科委)

 

新冠用药全部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的通知。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目录》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2800种,其中西药部分1264种,中成药部分1315种,中西药比例基本持平。通过本次目录调整,共119种药品被新增进入目录,另有29种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目录。调出目录的主要为临床价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者被药监部门撤销文号成为“僵尸药”等品种。其中,高度重视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品的保障工作,将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比多尔颗粒等药品调入目录,最新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所列药品已被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医保局)

 

企业信息

国药中生新冠病毒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

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已有数据显示,保护率为79.34%,实现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的统一,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后续,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护效果还需持续观察。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中国疫苗上市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也为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有力支撑。(国药集团)

   

 

和黄医药抗癌药索凡替尼正式获批

12月30日,和黄医药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索凡替尼正式在中国获批,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进展期非功能性、分化良好的非胰腺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瘤。公开信息显示,索凡替尼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覆盖所有部位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瘤的创新靶向药,也是全球首个在晚期非胰腺NET人群中获得确证性治疗效果的VEGFR抑制剂。到2020年正式获批,索凡替尼的研发已走过14年。这是继呋喹替尼获批上市后,公司取得的又一重大里程碑进展。(和黄医药)

 

华领医药全球运营总部和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12月30日,华领医药全球运营总部和研发中心正式搬迁到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腹地的张江研创园内。新大楼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华领医药继续护航人民健康、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目前,公司已启动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相关临床试验,并拓展糖尿病个性化治疗和管理的先进理念。通过与中国和全世界范围内的糖尿病领域专家和机构的密切合作,华领医药将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华领医药)

 

上海首例SAPIEN 3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在上海德达医院成功植入

12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德达医院首席医疗官葛均波院士带领手术团队完成了 SAPIEN 3上市后上海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手术方案选择了TAVR,适合于高龄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的患者,该类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脏器的严重受损或多种疾病,常规心外科开胸换瓣手术风险高,故TAVR逐步成为该类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上海德达医院)

 

 

诺华眼科新药在华获批上市

近日,诺华宣布其眼科新药Pataday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相关的眼痒。Pataday是升级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它将盐酸奥洛他定的浓度提升到了0.2%,不仅继续保持双效抗敏的作用机制,还将使用频率降低,一天一次,即可24小时持久有效,为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带来了更方便的治疗新选择。(诺华)

 

以心医疗7000万美元B轮融资

近日,全球领先的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企业以心医疗集团宣布,公司完成总金额为7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大钲资本领投,中金资本旗下的中金启德基金及关联基金联合领投,中信证券和通和毓承跟投。所融资金将助力公司将其全球领先的介入二尖瓣膜产品和冠脉药物球囊产品完成注册临床试验及市场准入工作,并完成管线中其他在研产品的临床前研究工作。(以心医疗)

 

张江集团与公卫中心共同构建生物医药生态协同联合体

12月28日,张江集团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总体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举行。此次合作实现了张江生命健康产业生态体系与公卫临床研究生态体系深度融合,将加速五医融合、跨界融合、要素融合的化合作用,构建起一个紧密合作的生态协同联合体,聚焦于疫苗研发、生物药品、诊断试剂、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等领域,共推转化、共建生态、共谋发展,形成前沿医学原创项目创新、转化、临床和审评审批的产业闭环。(张江药谷)

 

嘉和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多项GB491临床试验申请

12月28日,嘉和生物药业宣布多项GB491的临床试验申请批件获得药监局受理,包括用于治疗一线或二线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根据2020年欧洲肿瘤学术大会上最新发表的数据,GB491相比现有中国市场上已经获批上市的CDK4/6药物哌柏西利,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可能成为潜在的同类最佳CDK4/6药物。(嘉和生物)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12月28日,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被纳入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版)》乙类范围,主规格为80mg(2ml)/瓶,这也是此次新版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治疗的抗PD-1单抗药物。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进展快、易转移的难治性实体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君实生物)

 

再鼎医药和Cullinan Oncology达成大中华区独家授权合作

12月28日,再鼎医药和Cullinan Oncology宣布,双方达成独家授权合作,以推进CLN-081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工作。根据协议条款,Cullinan Oncology 旗下子公司Cullinan Pearl将获得2,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至2.11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基于销售的里程碑付款。此外,再鼎医药将根据CLN-081在大中华地区的年度净销售额,向Cullinan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再鼎医药将获得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制造和商业化CLN-081的权利。(再鼎医药)

 

启愈生物申报首个国产Claudin 18.2/PD-L1双抗

12月28日,启愈生物Claudin 18.2/PD-L1双抗Q-1802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Q-1802为首个申报临床的Claudin 18.2双抗。目前Claudin 18.2靶点药物的临床申报已经达到两位数,其中安进/百济神州为Claudin 18.2/CD3双抗,Q-1802为Claudin 18.2/PD-L1双抗,科技CT-041和金斯瑞的LB-1904为CAR-T疗法,石药集团的SYSA1801和康诺亚的CMG901为ADC药物,其他均为单抗。首个公开的Claudin 18.2/PD-L1双抗为Sparx Therapeutics研发,2020年AACR会议上做了汇报。(启愈生物)

 

东软医疗盛世磁共振正式落沪

12月26日,东软医疗NeuMR 1.5T盛世磁共振正式落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闵行区政府领导和行业大咖共同见证了隆重的启动仪式。这也是自东软医疗全球磁共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以来,公司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标志着中心正式实现了“沪研沪用”的本地化闭环发展。此次落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的NeuMR 1.5T盛世磁共振具有放心易用、图像稳定、创新应用三大优势,全面赋能临床诊疗。(东软医疗)

 

合全药业创新药一体化平台赋能宜诺凯在中国获批上市

近日,来自于诺诚健华,由药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药业创新药一体化平台支持的一款1类新药宜诺凯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作为诺诚健华的CDMO合作伙伴,在中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合全为该款创新药提供了从原料药、喷雾干燥制备固体分散体到片剂以及包装的一体化、端到端支持。两个月前,合全药业4个研发生产基地同时通过了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宜诺凯的批准前注册核查和GMP检查,成功赋能该产品顺利上市。(合全药业)

 

政策快递

《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

近日,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药监局结合工作实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旨在深化改革,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传承精华,注重整体观和中医药原创思维,促进中药守正创新。坚守底线,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创新发展,推进中药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国家药监局)

 

第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正式启动

12月25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关于发了《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收集工作的通知》。据通知,自2020年12月25日起,联合采购办公室开展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信息申报工作。根据文件,本次集中采购药品申报范围共包括90个品规,包括埃索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型、氨磺必利口服常释剂型、恩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口服常释剂型等。(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